94203389_253346632709040_2641155869131145216_o.jpg

🔥🔥🔥🔥販售中💯

⭕️芳澤嚴選:#綠藤生機 

我們在意每一個成分,以「預防性原則*」為核心,除了不使用歐盟化妝品法規 1,394 項*、 台灣 341 項禁用成分*,若成分製程或是成分本身,對於肌膚或環境具有疑慮或風險,無論天然來源與否,綠藤不予使用。

花了貴桑桑的裝潢錢,用了零甲醛的木頭,房間放了三台空氣清氣機,ㄧ直納悶為何洗完澡,更衣室甲醛會超標,原本以為是洗澡完的熱氣造成木頭甲醛散發,原來是洗完澡擦乳液🧴所散發出的甲醛😈😈
引用維基百科 :  甲醛

甲醛是最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毒物,約有三千多種不同建築材料均含有甲醛,主要來源為纖維板三夾板隔音板保麗龍裝潢材料。目前甲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型物質,室內濃度達0.5 mg/m3會使人體產生流淚及眼睛異常敏感的症狀。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細胞核基因突變等。

甲醛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作用,比如咽喉和眼睛鼻腔等,造成這些位置水腫,發炎、潰爛,甚至最後導致鼻咽癌等嚴重病變。接觸過甲醛的皮膚可能出現過敏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肝炎肺炎腎臟損害。

對嬰幼兒的孕婦危害更加嚴重,可導致懷孕期間胎兒停止生長發育,心腦發育不全,嚴重可導致胎兒畸形和流產等嚴重後果。孕期甲醛暴露可能會增加自然流產的發生風險。

因為甲醛樹脂被用於各種建築材料,包括膠合板毛毯隔熱材料、木製產品、地板菸草裝修和裝飾材料,且因為甲醛樹脂會緩慢持續放出甲醛,因此甲醛成為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來源之一。甲醛一般會從源頭慢慢釋出,新製產品在最初數月內所釋出的甲醛量最高,一段時間後,釋出的甲醛量便會漸漸降低。

甲醛若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0.1 mg/m3,會導致眼睛黏膜細胞的傷害。在體內,甲醛可能導致蛋白質不可逆的與DNA鍵結。動物實驗顯示暴露在大劑量的甲醛中會使得鼻子與喉嚨致癌的機率增加。然而在大部份的建築內甲醛含量濃度不足以產生致癌性。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甲醛分類為可能致癌物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則將其分類為人類致癌物質。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與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表示,其實日常的用品中,最常見的就是塑化劑的危害。他舉例,洗髮精、沐浴乳之所以能夠質地黏稠,正是添加了塑化劑,因此,現代人是不太可能避開塑化劑,「不管是吃的還是擦的、洗的,身體都會吸收到部份的塑化劑。」

人體對經皮毒產生的最直接反應就是「皮膚過敏」,舉凡紅腫、發癢或粉刺等問題,初期對人體影響雖然不大,但長期累積的傷害卻非常可怕。此外,由於化學物質是透過角質層薄弱的部位入侵,因此最容易吸收毒素的就是皮膚相對薄的生殖器官,其吸收率甚至是其他部位的30~40倍。以甲醛為例,它可能改變體內荷爾蒙、影響男女性的生殖功能,進而導致不孕的後果,亦可能易藉由胎盤傳給胎兒,導致畸胎和多種病變。

arrow
arrow

    兔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